我上早八啥梗的由来大学生为啥都在刷这个梗

甜宠萌宠苑宠物 5 2025-08-13 13:54:34

我上早八啥梗的由来:大学生为啥都在刷这个梗?

近刷朋友圈、逛微博的时候,总能看到"我上早八"这个梗,配图不是熊猫眼就是睡眼惺忪的自拍,评论区一片"同是天涯沦落人"的哀嚎。作为一个同样经历过大学生活的人,我完全理解这种集体共鸣——毕竟谁没被早八课折磨过呢?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梗是怎么火起来的,以及它为啥能戳中那么多大学生的痛点。

早八课的"致命"魅力

首先得解释一下什么是"早八"。简单来说,就是早上八点开始的课程,对于大学生而言,这简直是反人类的存在。想象一下:前一天晚上可能熬夜赶作业、打游戏或者刷剧到凌晨,第二天七点多就得爬起来洗漱赶课,这种痛苦,懂的都懂。

我上早八啥梗的由来大学生为啥都在刷这个梗

我大学时怕的就是排到早八课,特别是冬天的早八。闹钟响的那一刻,感觉整个人都被床"封印"了,心里默念"再睡五分钟",结果一睁眼已经八点半。匆匆忙忙赶到教室,头发像鸡窝,眼睛肿得像核桃,手里还攥着没吃完的早餐——这画面是不是很熟悉?

早八课状态 具体表现
身体状态 眼睛睁不开,走路像僵尸,哈欠连天
心理状态 "为什么要这样对我""我为什么要选这课""现在退学还来得及吗"
社交表现 朋友圈发"我上早八"配痛苦表情,寻找同类安慰

"我上早八"梗的起源

这个梗具体是从哪里开始火的已经很难考证了,大概是在某个疲惫的早晨,某位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了"我上早八"的哀嚎,结果引发了一连串的共鸣。很快,这个简单的句子就成了大学生们表达早课痛苦的通用语。

随着梗的传播,衍生出了各种版本:"我上早八,我恨这个世界""早八人,早八魂,早八都是人上人""上早八的能是什么坏人呢",甚至还有"早八文学"——用夸张幽默的方式描述上早课的痛苦经历。

有趣的是,这个梗不仅限于文字表达,还发展出了各种表情包和短视频。有人拍自己跌跌撞撞赶早课的样子,有人记录教室里一片"丧尸"状态的同学们,还有人创作了"假如早八课有预告片"之类的搞笑视频。这些内容之所以能火,就是因为太真实了,每个大学生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。

为什么这个梗能引起共鸣?

我上早八啥梗的由来大学生为啥都在刷这个梗

"我上早八"之所以能成为现象级的大学生梗,背后有几个深层原因:

它抓住了大学生活的普遍痛点。无论什么专业、什么学校,早八课都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。这种集体记忆让梗的传播有了广泛基础。

用幽默化解痛苦是人类的本能。面对不得不上的早课,抱怨解决不了但用开玩笑的方式表达出来,至少能让痛苦变得不那么难以忍受。当看到成千上万的人和自己有同样的遭遇时,那种"原来我不是一个人"的感觉还挺治愈的。

再者,这个梗完美符合网络传播的特点——简单、直接、有共鸣。不需要复杂解释,四个字就能唤起一群人的共同记忆,简直是传播学的经典案例。

它某种程度上成了大学生的"身份标识"。就像"秃头""脱发"成了程序员的标签一样,"早八痛苦"也成了大学生群体的一个标志性特征。刷这个梗,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宣告"我是大学生群体的一员"。

早八课真的那么可怕吗?

说到这里,可能有没上过大学的朋友要问了:早八课真的有那么恐怖吗?作为一个过来人,我得说——是的,但也没那么夸张。

其实很多上班族七点多就得起床通勤,相比之下八点上课还算仁慈。大学生的痛苦主要来自于不规律的作息。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是很多大学生的常态,突然要早起上课,生物钟当然会抗议。

而且大学教室和中小学不一样,没有固定座位,去晚了可能只能坐前排(对想摸鱼的同学来说是致命打击)。再加上有些教授特别严格,迟到三次就算缺勤一次,缺勤几次就直接挂科,这种压力下,"我上早八"的焦虑就更真实了。

不过话说回来,早八课也有好处。比如逼着你养成相对规律的作息,上午上课效率其实更高,而且上完早课下午就有大把自由时间。我大学时 productive 的日子,恰恰是那些有早八课的日子——因为被迫早起,一天反而变长了。

那些年,我们一起追的早八课

回忆我的大学生涯,虽然对早八课各种抱怨,但现在想起来还挺怀念的。记得有一次下大雪,平时热闹的校园几乎没人,我挣扎着去上早八,结果教室里只有我和教授两个人。教授笑着说:"看来就我们俩是真爱这门课啊。"那一刻突然觉得早起也值了。

还有一次,全班同学都睡过头,教授等到八点二十见没人来,正准备离开时,我们一群人像逃难一样冲进教室,头发乱七八糟,手里拿着各种早餐,那场面简直可以拍喜剧片。后来这成了我们班的经典梗,每次同学聚会都会拿出来说。

这些经历让我明白,"我上早八"这个梗之所以能火,不仅因为它表达了痛苦,更因为它承载了大学生活的集体记忆。那些挣扎着起床的日子,那些教室里昏昏欲睡的瞬间,那些和同学一起抱怨早课的经历——多年后回想起来,都会变成珍贵的回忆。

写在后

"我上早八"这个梗之所以能持续刷屏,归根结底是因为它真实反映了大学生活的一个侧面。它用幽默的方式化解了早课带来的痛苦,创造了属于大学生群体的共同语言。

随着新学期的开始,朋友圈肯定又会被"我上早八"刷屏。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,别太难过——想想看,多年后当你朝九晚五上班时,说不定会怀念那些可以理直气壮抱怨早课的日子呢。

你大学时期痛苦的早课经历是什么?有没有什么奇葩的早起妙招?或者你已经毕业了,现在回想早八课是什么感觉?

上一篇:黑莲花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火
下一篇:1个标准大气压是什么概念 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
相关文章
返回顶部小火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