笨熊是什么意思揭秘这个外号背后的有趣故事
3
2025 / 08 / 09
6馍什么梗?这个网络流行语到底啥意思
大家好呀!今天咱们来聊聊近特别火的一个网络梗——"6馍"。次看到这个词的时候,我还以为是某种新型馒头或者面食呢(吃货本性暴露),后来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!作为一个经常在网上冲浪的小编,我觉得有必要给大家简单解释一下这个梗的来龙去脉,毕竟咱们不能落伍嘛~
"6馍"到底是什么意思?
简单来说,"6馍"就是"遛馍"的谐音,意思是"把馍遛一遛"。等等,这解释好像更让人困惑了?别急,让我慢慢道来。
其实这个梗来源于河南方言,"遛馍"在当地方言中指的是把馒头(馍)重新加热一下的过程。想象一下,早上蒸好的馒头到了晚上变凉变硬了,你把它放锅里再蒸一蒸或者烤一烤,这个过程就叫"遛馍"。
但是在网络语境下,"6馍"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——它现在常用来形容"冷处理"或者"晾着某人"的行为。比如你给朋友发消息,对方看到了但就是不回复,过几天才回你,这种行为就可以被戏称为"被6馍了"。
这个梗是怎么火起来的?
据我观察,"6馍"梗的走红大概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:
1. 方言梗阶段:初就是河南网友分享的方言趣事,大家觉得"遛馍"这个概念很有趣
2. 表情包阶段:有人制作了"遛馍"相关的表情包,开始在微信群传播
3. 语义扩展阶段:网友们开始把"晾着某人"比作"遛馍",赋予了新含义
4. 全网流行阶段:各大社交平台开始出现相关话题,彻底出圈
时间 | 发展阶段 | 特点 |
---|---|---|
2022年初 | 方言分享 | 河南网友分享"遛馍"方言 |
2022年中 | 表情包传播 | 制作各种"遛馍"搞笑图片 |
2022年底 | 语义扩展 | 开始比喻人际关系中的冷处理 |
2023年 | 全网流行 | 登上热搜,被广泛使用 |
为什么"6馍"能这么火?
作为一个经常研究网络流行语的小编,我觉得"6馍"能火起来有几个原因:
谐音梗永远受欢迎。中文里的数字谐音梗一直很有市场,从早期的"886"到后来的"yyds",再到现在的"6馍",网友们对这类简洁有趣的表达方式总是情有独钟。
形象生动。把人际关系中的冷处理比作"遛馍",这个比喻太形象了!想象一下,你的消息就像一块冷掉的馍,被对方拿来"遛一遛"(晾一晾),等"热乎"了(想起来了)才回复你,是不是特别贴切?
再者,适用范围广。无论是朋友之间的已读不回,还是暧昧期的忽冷忽热,甚至是工作上的拖延回复,都可以用"被6馍了"来形容,适用性特别强。
带点幽默感。相比直接说"被冷落了",用"被6馍了"来表达,既传达了相同的意思,又多了几分调侃和幽默,让被冷落的一方也能用轻松的心态面对。
"6馍"的正确使用姿势
既然这个梗这么火,那该怎么正确使用呢?根据我的观察,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使用场景:
1. 吐槽朋友回复慢:"我给你发消息三天了,你终于想起要6馍了是吧?"
2. 自嘲被冷落:"我又被6馍了,这次足足遛了一周才回我"
3. 形容暧昧关系:"他对我就是典型的6馍战术,热三天冷两天"
4. 职场委婉表达:"领导又把我的方案6馍了,这都遛了半个月了"
虽然"6馍"带有调侃意味,但也要看场合使用。如果是比较正式的沟通或者对方可能介意的情况下,还是直接表达"希望得到及时回复"会更合适。
类似"6馍"的网络流行语
作为一个网络流行语爱好者,我发现"6馍"其实不是个用食物来比喻人际关系的梗。让我们看看还有哪些类似的表达:
1. 已读不回:直接的表达,但缺少趣味性
2. 冷处理:正式但枯燥
3. 晾着:稍微形象一些
4. 放置play:来自二次元文化的表达
5. 6馍:新鲜有趣的版本
相比之下,"6馍"确实在趣味性和形象性上更胜一筹,这也是它能迅速走红的原因。
关于"6馍"的一些冷知识
在深入了解这个梗的过程中,我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小知识:
1. 在河南部分地区,"遛馍"不仅仅指加热馒头,还包括把硬馒头重新变得松软的过程
2. 有些地方会把剩饭重新加热叫做"遛饭",但这个词没有"遛馍"那么出圈
3. 在"6馍"梗流行之前,河南网友就已经用"遛馍"来形容拖延症了
4. 有美食博主尝试把"6馍"的过程拍成视频,意外获得不少关注
如何避免被"6馍"?
虽然"6馍"是个有趣的梗,但现实中如果经常被"6馍",可能也会有点小郁闷。根据我的个人经验,这里分享几个小技巧,帮助你减少被"6馍"的概率:
1. 找准沟通时机:避开对方可能忙碌的时间段发消息
2. 内容简洁明了:长篇大论容易让人想"先放着"
3. 适当提醒:如果事情重要,可以委婉地跟进一下
4. 理解对方习惯:有些人就是回复慢,不是针对你
5. 保持有趣:你的消息越有趣,对方越可能及时回复
当然,重要的还是放平心态。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偶尔被"6馍"一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,不必太过在意。
写在后
"6馍"这个梗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多人的共鸣,大概是因为它精准捕捉了现代人沟通中的一个常见现象。在即时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,我们却常常陷入"已读不回"或"延迟回复"的尴尬,而"6馍"用一种幽默的方式化解了这种尴尬。
作为一个经常被"6馍"也经常"6馍"别人的小编,我觉得这个梗大的价值不在于吐槽或抱怨,而在于它让我们能够用更轻松的态度看待人际沟通中的这些小插曲。毕竟,谁还没有几块需要"遛一遛"的馍呢?
你近有没有"6馍"别人或者被"6馍"的经历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"6馍"故事或者对这个梗的看法~